水果价格进入“低谷”,以后苹果树该怎么种?

在丰收的季节,要讨论一个让人从喜悦中能冷静下来的问题。


今年,不少媒体报道“桃子论筐卖”,这让不少果农,尤其是桃农心生忧虑。其实,每一种水果都会面临价格波动、行情起伏。这本是正常的市场现象。但也应该注意,当一种水果大面积持续、集中进入价格低谷时,果农应该对种植品种有所警惕,对市场规模有所了解了。

 

临沂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现代农业系教师、高级农艺师徐明举表示,作为现代农业从业者,尤其是新型职业农民,应该具有与以往传统零散种植的农民不一样的眼光,以及更加系统的经营知识。这些本领,只有通过学习和积累才能获得。有这样的本领,才能在危机来临时冷静应对,甚至能未雨绸缪、料敌制胜。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没有哪个行业哪个领域可以封闭发展。种果树同样如此。如果真的面对果品价格持续走低,新型职业农民理应表现出冷静和理性,并进而从宏观上对果树种植形势做出判断,找出问题。

一、果树品种,看清市场再选择


当前果树种植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其中首先应该说是品种结构不合理。


发展果业,选择品种是基础。但不少种植户在这时候容易盲目跟风。以苹果为例,目前红富士的种植比例就有些过大。另外,早、中、晚熟的品种比例也有些失调。这就容易导致上市集中,售价低且销售压力大。发展桃子,有不少果农认为早熟的品种省心,也能早卖钱。结果有些地方到处都是早熟桃……


就目前而言,发展果树种植在选好品种的同时,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提高果品质量上来。以桃子为例,重点提高优质果、高档果的比例,促进桃产业从产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同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品种结构,可适当增加桃子晚熟品种的栽培面积。

二、栽培模式,起点不妨高一点


以山东的自然条件,比较适合发展苹果、梨、桃等水果。近年来,苹果高纺锤形、桃Y形、主干形、梨树纺锤形等新的栽培模式在各地呈现出高效益。但仍然有不少果农习惯于过去的管理模式,导致地方果业规模虽大、效益不高。


比如说,目前省内的乔砧大冠苹果、梨园占比仍然很高。而这种传统模式下的果园,管理起来相当困难,机械化难以实现,生产成本居高难下,从而导致经济效益差。这说明,以省力化、集约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栽培模式仍面临推广压力。尤其是有些企业主以“门外汉”的身份进入农业,认为有钱投入就能有大收获,而忽略了技术性投入。因为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不少人吃了大亏。


三、果实品质,提升要下大功夫


种水果的有时也爱埋怨消费者:这么好看的水果为什么不买?


其实,这还真怨不得消费者。现在各种水果、蔬菜摆满了市场,大家选择的余地多了,也有了新的消费理念,既然花钱,当然要买好的。所谓好,可不仅是看起来好看,更要好吃。


这就暴露出一个问题,不是水果不好卖,而是让消费者心动、品质好的水果太少。目前,果品优质优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也给果农管理果园提了个问题:种果树,我要赚钱,但怎么样才能赚到钱?


徐明举走访的果园不少。有的果园,产量还可以,但就是难以提升品质。比如说,果园标准化生产水平低,过于依赖传统的栽培模式,大量使用化肥导致果实含糖量低风味淡等等。有的果园,采收过早,使得产品表现不出特有风味等等。对于这样的果园,如果不主动升级,必然要面临淘汰。


四、未来发展,趋势会怎么样?


另外,也应当注意到,近年来,劳动力和农资价格上涨明显,导致果树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在高投入的压力下,如果升级,也考验果农的气魄和胆略。面对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肯定会有不少果农左右犯难,并产生疑问:果树种植未来的趋势究竟如何?我们又该怎么做?


对此,徐明举提供的一些建议可供大家参考。


首先,省力化、高光效栽培模式是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宽行密植、果园生草、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化技术也将被更多果园采用。另外,果农在规划果园发展时,要综合考虑,结合自身家庭农场、合作社的实际,进一步考虑建立有特色的生态观光采摘园,或者打造品牌、抱团发展。


在烟台举办的一次培训会上,青岛农业大学刘成连教授也曾对苹果种植提出了建议。刘教授认为,发展苹果种植,必须建立正确的现代化栽培新理念,及时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的栽培技术,老果园的及时更新改造、新果园推行矮砧集约化栽培模式将是我省苹果发展的必然选择。徐明举表示,刘成连的建议,是有现实背景的:目前,苹果栽培机械化程度较低,肥水管理水平与国外差别较大,特别在叶面肥的使用上与国外差距更为突出……这些问题,导致国内苹果果实生理病害发生较重。认清这些问题,也有利于果业整体科学发展。(来源:苹果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