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市场竞争加剧!印尼三类火龙果正式准入中国

近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进口印度尼西亚火龙果植物检疫要求的公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农业部关于印度尼西亚火龙果输华植物检疫要求的议定书》规定,允许符合检疫要求的印度尼西亚火龙果进口。


检疫要求显示,此次准许入境的印度尼西亚火龙果共包括三个品种,分别为红皮紫红肉火龙果(学名:Hylocereus costaricensis,英文名:Purple or super Red dragon fruit)、红皮红肉火龙果(学名:Hylocereus polyrhizus,英文名:Red dragon fruit)和红皮白肉火龙果(学名:Hylocereus undatus,英文名:White dragon fruit)。


印尼全境满足条件的果园皆可实施出口,输华果园应在印度尼西亚农业检疫局(IAQA)的监督下实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包括维持果园卫生条件、及时清理落果、季节末剪枝等,并执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M),即采取病虫害监测、化学或生物防治以及农事操作等控制措施。


据了解,印尼火龙果主要产自东爪哇任抹(Jember)、巴苏鲁安(pasuruan)、玛琅(malang)、卢马姜(lumajang)、巴纽旺宣(banyuwangi)等地,产季基本覆盖全年,出口市场主要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荷兰、意大利、西班牙和日本等。


毋庸置疑,印尼火龙果的准入将为原本竞争激烈的中国火龙果市场再添烽火。从目前国内市场竞争格局来看,长久以来,越南火龙果因运输距离较短、生产成本较低等多重优势,一度占据中国进口火龙果市场九成以上份额。


近年来,中国火龙果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曾有专家指出,我国火龙果市场销量高达700-1000万吨,其中国产比重不到100万吨,产业空间巨大。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广西南宁开始从越南、台湾等地大量引进、试种火龙果,并取得巨大成功。伴随资本与技术的强势介入,基地品种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目前,南宁火龙果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火龙果生产基地,此外,海南、广东、云南等地也有部分种植。


对比而言,越南火龙果虽然一年四季不断档,且价格相对低廉,但也存在口味偏淡,含糖量偏低,口感较差等劣势,反观国产火龙果,在品质、口感及卖相方面,大多更胜一筹。


据悉,目前国内种植的火龙果品种多为“金都一号”,具有皮薄、糖分高、口感俱佳等诸多优势,销售价格也明显高于越南火龙果。但不可否认,高糖的特点同样带来了“甜蜜”的烦恼,采后贮藏期一般只有半个月,为采后处理、冷链技术等带来了较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