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批发市场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我国每年大部分农产品经由全国4000 多个农批市场网络进行流通,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产业链上当仁不让的主力。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度应用和生鲜消费渠道多元化,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数字化升级成为趋势。在3月31日召开的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线上新春工作座谈会上,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批发市场数字化是大势所趋。


“农批市场面临自身升级及外部竞争的双重挑战。”红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总经理胡超说,“从内部看, 农批市场无论是从规划布局、管理理念,到配套设施和增值服务均无法满足自身发展要求,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从外部看, 挑战一方面源自线下,区域内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不时存在;另一方面来自线上,随着O2O的出现,互联网向线下渗透,生鲜电商、社区团购和基地直采等新型模式不断稀释市场份额。农批市场的转型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多重竞争格局将成为常态。”


北京物资学院城市农产品流通研究所洪岚教授提出,目前农产品流通领域存在产业链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物流标准化运作率较低、农产品安全仍需要市场重点监管等问题,运用数字化、大数据等新技术和新模式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鲍立威教授认为,货物、场地、渠道、人员、客户数据化产生的大数据能带来商业价值,而且数据化也是线上线下整合的核心。数据化是农产品批发市场智慧化的基础。农产品批发市场智慧化就是供应链的智慧化,能够更好地衔接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产业链上的要素资源更有效的重组。


蔬东坡联合创始人付功卫表示,数字化是食品安全和农产品溯源解决的前提,只有实现数字化才能实现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高效、统一。


部分批发市场数字化转型已见到效果。天津金元宝滨海农产品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总经理石磊说:“去年年初,天津金元宝滨海农产品交易市场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正式启用自主研发的电子结算交易追溯系统,并采取向猪肉商户和批发供货商双向收取质量保证金的方式,在制度上强化安全保证,实现了商户销售的猪肉追溯到供货商的全过程。非洲猪瘟疫情背景下,来袭,我们这个追溯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猪肉销售量提升了40%,不降反增。”


正在数字化转型的苏州现代物流园南环桥新市场正着力建设“三个平台一个中心”,即智能化指挥调度平台、线上线下一体化交易平台、供应链服务平台和南环桥大数据中心。苏州市南环桥市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新鹤介绍,转型后的的南环桥市场将实现农产品交易全程电子化,农产品全程可追溯。


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农产品批发市场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宜昌三峡物流园是全国疫情期间重点保供企业、湖北省生活物资重点保供单位,承担了宜昌市、鄂西渝东区域的生活物资保障工作。“依托园区万臻批发网和城乡共配平台,迅速推出‘万臻鲜生’社区团购平台,开启‘手机下单、无接触配送’服务,基于园区农贸市场集采优势,打破套餐式订单供应,货品自由组合,价格全城最低,满足市民需求。平台上线服务范围遍及城区150余个小区。”宜昌三峡物流园有限公司总经理田祖礼介绍。


对于疫情期间涌现的线上农产品流通的经验,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葛志荣认为应该推广并进一步探索创新。


商务部原副部长房爱卿认为,在充分掌握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工具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将农产品流通中的人员、货物、场地、车辆等要素同生产、批发、零售的环节联系起来,达到促进企业创新、提高效率的最终目的。(全国农贸中心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