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榴莲消费大数据报告

 

一、产地之争

说起榴莲的起源,很多考证资料显示且公认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榴莲原产地,后来移植到泰国、越南、菲律宾、缅甸、斯里兰卡和中国等国,但这个说法目前还存在一定争议。

在《泰国榴莲的历史》一文中提到,一个泰国宫廷诗人在1884年著作的一本书里罗列了68个品种的榴莲,说明泰国培育的榴莲新品种比马来西亚记录的第一个品种还要早出现50年,而且比马来西亚真正开始嫁接榴莲品种的时间早80年,这一传说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

中国消费者接触到的榴莲主要来自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三国。其中泰国是唯一获准进口鲜榴莲到中国的国家,同时也输出冷冻榴莲,马来西亚从2011年起对华输出冷冻榴莲,越南榴莲则只通过边贸小额贸易进入中国。

根据头条指数显示,在三个榴莲产地中,泰国的关注度最高,超过1.4亿,马来西亚排第二位,关注度约0.9亿,越南是排第三位,约0.4亿。因此从中国市场的榴莲进口政策和关注度来看,泰国稳居首位。

二、品种之争

从正规渠道来说,中国市场上的榴莲之争主角是泰国榴莲和马来西亚榴莲。泰国榴莲现有200多个品种,普遍种植的有五六十种,而引进中国的只有金枕头、青尼、干尧,其中金枕头占了80%以上。马来西亚榴莲的品种更加丰富,已注册代号的就有200多个,目前引进国内的品种只有猫山王(D197)和苏丹王(D24)。所以细分到品种,主要是金枕头和猫山王之争。

根据头条指数显示,过去一年里,大众对马来西亚主打品种猫山王的关注热度超过对泰国主打品种金枕头的关注,前者全年总热度约为1600多万,后者约为916万。所以,从品种数量和中国市场的关注度看,马来西亚猫山王略胜一筹。

三、鲜榴莲和冷冻榴莲之争

(一)中国鲜榴莲市场:泰国一家独大

泰国因政策利好,在中国市场鲜榴莲市场一家独大。泰国榴莲从2003年起获准直接出口中国,数量一直呈增长趋势,在2013年达到了最近10年的顶峰,约32万吨,比2009年增长了64%。2014-2015年,鲜榴莲的进口量平稳中略有下降,均接近30万吨。2017年截至5月,已完成81849吨的进口量,同比下降33.8%,但是从泰国榴莲大获丰收、中国商家争相抢购的态势看,今年全年的进口量将不低于前两年。

▲数据源自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和中国产业信息网

从货值来看,鲜榴莲的价格一直向上攀升,从2009年1.24亿美元到2016年的6.93亿美元,7年间涨了457%!换句话说,2009年,鲜榴莲每吨634美元,而到了2016年,每吨涨到2372美元;以目前已有的数据统计来看,2017年的价格有增无减,每吨高达2489美元。连不少媒体也高呼中国市场买贵全球榴莲,在中国引进榴莲前,泰国当地的收购价为4元/公斤,而在中国大量进口后,当地收购价最高涨到了40元/公斤。

▲数据源自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和中国产业信息网

1、流通路线

泰国的榴莲产区包括东部尖竹汶、北部清迈和南部,其中东部是最重要的榴莲产区,品质较好。云南和广西毗邻越南,是泰国榴莲进入中国的两条重要路线。云南路线是将泰国榴莲从尖竹汶陆运至老挝边境,再到云南景洪边境,用时不超过两天,然后再从景洪分发到全国各地。从泰国到广西的路线则是从泰国先到老挝,再到越南,再到广西凭祥,大概花两天半的时间。不过广西在国内运输效率更高,从广西出关到广州仅用8小时,因此广西和云南路线到销地市场的总时长差不多。

2、风靡路径

从南向北  

云南、广西、广东在地里位置上更占优势,早期榴莲在南方市场更流行,近些年逐渐向北蔓延,越来越多中部城市、东部沿海和北方城市的商家到泰国当地签订果园、设立工厂,获取更多产地资源。10年前,华东和北方市场难见鲜榴莲,而今榴莲在华东和北方的市场容量已打开,可直接抵达华东上海、江苏等口岸,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大型市场中成为畅销品。

从深圳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广西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和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这两年的榴莲来货量可见,南昌市场对榴莲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到2017年的7月中下旬,来货量已超过2016年全年的量,高达1.3万吨。深圳市场的该水果货量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周边市场和电商、大型商超等的影响,从2015年的6014吨下降到2016年的3005吨,货量减半。

▲数据源自“大白菜+”电商平台

注:2017年数据为上半年数量

从线下到线上  

毋庸置疑,榴莲是水果网红界中的“一姐”,在粉丝群中,它具有超高的粘性,回头率高,而且粉丝群体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它不仅在批发、零售实体店走红,强大的引流效果也被电商相中,一方面电商商家通过榴莲促进消费者购买其他品种,增加转化率;另一方面榴莲的单价不菲,可以为电商商家沉淀高质量客户。

从生鲜到衍生品

生鲜榴莲的口味不是人人都能接受,但对榴莲衍生品的接受度就要广泛得多。从广东茶楼的榴莲薄饼到乐凯撒的榴莲披萨,从奈雪的茶热卖的欧包“超级榴莲王”到喜茶的“爆果肉榴莲王”,不管是采用鲜榴莲还是冷冻榴莲加工而成,榴莲已经突破了一般生鲜水果的食用制约,对餐饮、食品加工市场深度渗透,迅速风靡全国。

3、风险与机遇

操作鲜榴莲产品存在不少风险,首先鲜榴莲很难通过肉眼判断果的好坏,虽然泰国有鉴果师,但仅凭经验无人能保证100%没问题;其次榴莲是后熟果,如何把控催熟剂的量尤为关键,对各个加工厂来说十分考验实力;第三,榴莲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不容疏忽,温度高了会坏掉,低了会冻伤;第四,榴莲成本高,如果遇到突发情况致使耽搁太久而坏果,损失比较大,此外,现在到泰国产地收购的中国商家越来越多,抬升了收购价格,使得运营成本更高了。

虽然风险较多,但是中国的榴莲市场还远未饱和,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加之产地的资源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因为榴莲树要长6-8年才能结果,因此还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来源:iFresh亚果会